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网站首页当前位置:

历史文化学院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为了强化安全意识,优化育人环境,保证学生安全,保障教学秩序,创建和谐院系,特建立本制度。

一、领导与组织机构

建立历史文化学院安全与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刘瑞欣任组长刘晓莉、刘广明任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任组员。负责领导与组织实施全员的安全教育寓于管理工作。辅导员、德育导师分别负责所带年级、班级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

各层级责任人应根据需要及时召开党政联席会,思政人员会,团学组织干部会,级长、班长会,楼长、层长会,全体教工会,班级主题会,贯彻上级精神,检查部署工作。

二、安全教育

(一)入学教育。新生入校后,有关人员应对新生进行安全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学生手册》,《大学生行为规范》,认真签订《自律协议书》,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基础文明教育活动,争创文明班级,争做文明学生;

(二)常规教育。采取有效形式,就饮食、交通、防火、防盗、处理人际矛盾等方面的问题,向学生介绍事故案例,宣传安全知识,宣讲防范措施,提出安全要求,部署具体任务,使我院每一个教工、每一个学生,都知道事故的危害,安全的重要,都明白如何发现隐患,怎样杜绝事故,可做的事要注意那些问题,不可做的事有那些事项;

(三)健康情趣教育。教育学生学习健康、文明、高尚的生活情趣与生活方式,严禁参与传销和邪教活动,严禁以各种方式传播色情、暴力,严禁利用网络或其他方式拨弄是非、造谣生事以及进行人身攻击等。

三、系统管理

(一)各层级责任人筹划安全教育管理要联系实际,突出重点,明确目标,要统筹考虑时间、地点、人员、措施等基本要素,以形成清晰思路;

(二)各层级责任人要依据各工作人员承担的任务和标准要求,认真检查有关人员的工作和安全状态。通过检查、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及时处理;

(三)认真做好敏感时期相关工作。评优、评先、评定困难补助,发展党员以及临近毕业等阶段是学生比较敏感的时期,很容易产生骚动与不安。每逢这样的时期,有关工作人员要求认真学习相关工作的政策规定;在工作中必须做到政策公开、名额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让每个学生都充分体验民主、合法、公正。学生临近毕业时,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要广泛接触学生,深入了解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四)抓重点部位,确保万无一失。资料室、办公室、会议室和学生公寓作是安全防范的重点部位。对这些部位的安全工作,应建立专项制度;

(五)关注重要对象,防患于未然

在安全防患方面要特别关注两种对象,一是贫困生,二是心理障碍学生。

1.通过学生干部、班主任、辅导员,准确掌握贫困生的数量,分布的一般情况和贫困生个人的各种具体情况,教育师生多亲近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帮助,如评定贫困补助,安排勤工助学岗位等;

2.根据学校提供的“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情况,应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心理卫生工作部、班级心理委员和心理访谈室的作用,及时发现异常现象,通过举办讲座,实施辅导和个别访谈等形式宣传心理知识,推介保健方法,提供心理援助,解决心理问题。

四、定期检查、总结安全与综合治理工作,汇总情况,分析形势,发现问题,采取对策。正常情况下,领导小组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