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日上午,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刘晓莉教授、党总支书记刘瑞欣副教授带队,文博专业主任郭嵘溱老师、课程导师李丹凤老师等与同学们一并前往许昌,进行实践教学活动。
本次实践教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选择了许昌市规划馆、许昌市博物馆、禹州市瓦店遗址3处地点。许昌市规划展览馆及许昌市博物馆皆位于许昌市东城区文博馆内,是许昌市城市规划“三馆一中心”的核心内容。禹州瓦店遗址是考古学界公认的王湾三期文化晚期的一处区域中心聚落,先后被纳入“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等重大考古项目。
上午9:00,全体师生到达许昌市规划展览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始进行观摩学习。该馆整体分为四层,共有五个篇章,全面展示了许昌的城市名片、历史沿革、发展战略、区域规划以及未来展望。全馆采用了大型沙盘模型、LED屏幕互动、互动镜面墙等多种高科技互动形式,将许昌的发展由古至今、由宏观到具体地铺陈开来,让同学们对于许昌市的城市发展与规划有了清晰明了的认识。通过对具体规划实例的认识,对于城市整体规划及宣传教育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10:30,师生们到达许昌市博物馆,重点参观了“许昌人”“夏都之源”“曹魏许都”“许州记忆”等展览。许昌市博物馆以“反映远古文明,突显三国文化”为主题,参观者由石辟邪作导入,走进独属于许昌这座城市的汉风魏韵。“曹魏许都”通过出土文物和信息展板的展示,展现出许昌在千年前作为曹魏许都所经历的波澜历史;“许州记忆”则带着我们见证了许昌自唐到清的城市历史发展。该馆陈列展览、叙事结构、讲解服务、电子设备、文创产品、建筑实体等对于提升同学们的博物馆业务能力有重要作用。同学们通过文物,感受许昌的三国文化气息,对书籍上的历史知识得到了补充,也对许昌的城市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对河南本土文化的认识也更上层楼。
下午13:30,师生乘车前往禹州瓦店开展实践教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夏文化研究中心的张华贞老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瓦店遗址的发现缘起、发掘经过、文化内涵以及2023年春季发掘区的概况,并耐心解答同学们学习中的问题和疑惑。经张华贞老师悉心讲解,同学们更加明了如何在具体的发掘工作中分辨地层,田野考古工作的具体步骤以及考古现场的注意事项等,并实地感受了《考古学概论》课程所涉及的遗迹、遗物、田野考古、室内整理、考古学理论等概念,重温了《中国考古通论》课程所涉及的王湾三期文化、历史时期文化等知识,对于考古学有了具体而明了的认识。在发掘现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方燕明研究员、梁法伟副院长对我院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投身考古事业。
现场教学以外,指导老师、带队老师与同学们总结了本次活动的收获。老师们指出,本次实践课程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要求制定,延申了《中国考古通论》《考古学概论》《文物学概论》《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等课程内容,有利于同学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同学们认为此次学习对博物馆的多项实务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通过馆藏及出土实物认识到了许昌、禹州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大家纷纷表示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夯实业务基础,努力成长为新时期行业需要的文博考古人。
供稿人:曹 悦
审核人:刘晓莉
上传人:庞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