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莉,女,汉族,河南郑州人,历史学博士、教授。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分别获得历史学学士、学科教学硕士和历史学博士学位。兼任河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历史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历史学科教学论等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与高校文化建设。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项目9项,出版学术专著《晚清早期驻英公使研究》及其他著作数部,主编历史学专业选修课程丛书1套,在《中州学刊》《河南大学学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获省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成果奖励8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获郑州市优秀教师、郑州市名师等荣誉称号。
刘广明,男,1962年生,学士,副教授。198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系,先后任教于郑州教育学院、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郑州师范学院。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现代社会史。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完成省级课题二项,厅级课题二项;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三项。主编、参编著作4部。多次荣获省教育厅、省社科联一、二等奖。先后被评为郑州市师德先进个人、 郑州师范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优秀教育工作者。
郭敏,女,教授。1987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学院,2005年取得郑州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学位,2009年武汉大学的访问学者。先后在郑州师范学校、郑州师专、郑州师范学院任教,主讲课程有《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文化市场管理》《编辑校对》等,研究方向为新闻史、文化产业管理。主编河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省情﹒礼仪》教材一套,参编《中原文化与民族复兴》等著作10多部,主持或参与省级、地厅级课题5项,先后在《中原文物》《郑州大学学报》《江苏高教》等刊物发表专业及相关教学论文近20篇,其论文多次荣获教育厅一、二、三等奖。先后被评为郑州师范学院,十佳优秀教师, 首届郑州师范学院教案评比一等奖。
陈雪飞,女,70年代初人,副教授,以出版传播和文化产业为主要研究方向。1988-1995年在四川大学相继完成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习,获得历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8年在北京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一直以来任教于高等院校,主要担任《文化产业概论》《广告学》《传播学》等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先后参与省部级课题五项,主持省级课题一项,发表中英文论文十余篇。
杨颉慧,女,1979年出生, 副教授。2007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7年毕业分配至郑州师范学院工作,现为郑州师范学院历史系讲师,主讲《中国历史文选》《创造学》《河南省地域文化》《中外文明史》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参编著作两部,参加完成省级四项。
常霞,女,副教授,198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长期工作于高教教学第一线,主要担任《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等专业课及《简明战争史》、《世界通史》选修课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文化及历史教学方法。
常新枝,女,1967年生,副教授。1991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历史系,2005年获郑州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先后在郑州师范学校、郑州师专、郑州师范学院任教,主要担任《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历史文选》《文化市场调查》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学科教学。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参编河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读本《省情 礼仪 心理健康 综合知识》。先后被评为郑州师范学校“教改积极分子”、“郑州师专优秀德育导师”,荣获郑州师专“教学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郑州师专第一届说课大赛一等奖”。
宫凯,女,1980年出生,200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6年至今,就职于郑州师范学院历史系,主要担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西方文化史概论》《世界文化》等课程,研究方向为中外文化交流史。2006年参编《四库群经名言名典》,负责编写《孟子》部分,约六万字,沈阳出版社出版。2009年在《开封教育学院学报》发表论文《清末五大臣对东西洋政治的考察》。
张俊鹏,女,生于1982年。2003年毕业于于河南大学编辑出版专业,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于河南大学新闻学专业,主攻编辑出版方向,获硕士学位。现在郑州师范学院任教,主要担任出版学、发行学、广告学、出版物市场管理、新闻采编与制作等课程,研究方向为出版学、广告学。发表多篇出版核心论文,参与编写《广告文案写作》一书,自编教材《出版物市场管理》。荣获校“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三等奖”、河南省“高校团学工作创新与发展”“征文评选活动理论文章类三等奖”“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演讲比赛二等奖。
彭筱星,女,1983年出生,硕士,讲师,英国阿斯顿大学市场营销管理专业毕业。目前任教《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统计学原理》等课程,从事营销管理方面的研究。
张烁,男,1972年出生,本科。199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任教于郑州教育学院、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郑州师范学院。主要担任世界现当代史、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工作,科研方向为世界现代史、就业指导。发表多篇论文,并参与多项省级课题的研究。
贺承奎,男,1980年生,讲师。200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硕士学位。2006年8月至今,任教于郑州师范学院历史系,主要担任课程有《历史学科教学论》《办公自动化》《现代信息管理技术与应用》,研究方向为历史学科教学。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参编3部教材,其中参与编写的21世纪教师教育系列教材《新理念历史教学论》中第五章和第七章,五万两千余字,于200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认真从事教学一线工作,先后被评为郑州师专优秀德育导师、郑州市大中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郑州师范学院文明个人、郑州师范学院首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王琼,男,1980年出生,硕士研究生,讲师。2009年毕业于湘潭大学哲史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2009年至今任教于郑州师范学院。主要曾担任课程有《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
张玉娟,女,汉族,1983年5月,毕业于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研究生学历,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讲的课程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国史学史》《明清史专题》《世界古代史》(下)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制度史。任教以来,获得过学校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以及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科研方面,发表论文若干篇,其中CSSCI论文2篇,还参与1项省级课题的研究。
郑伟斌,男,汉族,1989年出生,2017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讲授《中国近代史(上)》《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近代文化概论》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社会经济史,在《盐业史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杂志上发表核心论文若干篇。
耿海燕,女,汉族, 1986年7月出生, 2013年8月毕业于郑州大学专门史专业,研究生学历,获专门史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唐宋经济,主要承担《世界古代史》和《中国科举制度史》两门课程,任教期间曾获得郑州师范学院“优秀德育导师”和“文明教工”等荣誉称号;发表论文若干篇,参与两项省级课题研究项目。
王珊珊,女,讲师,1979年出生,200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目前任教于郑州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主要讲授《中国近代史(下)》等课程,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经济史。
袁方,男,讲师,1979年出生,200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同年毕业分配至郑州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工作,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思想文化史,在历史学相关期刊上发表论文若干篇。
陈立长,男,汉族,1989年生,201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讲授《文化资源学》《文化资源规划与开发》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宗教社会史、文化空间设计。在《中州学刊》《世界宗教文化》CSSCI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若干篇,其中论文《商周风神考》《明代开封城宗教格局变化初探》获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郭荣臻,男,80年代末生,山东大学考古系毕业,历史学博士。主要讲授考古学、博物馆学等课程。研究方向为夏商考古、环境考古、历史地理,在《第四纪研究》《江汉考古》《东南文化》《中国农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