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简介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本科,四年,非师范类):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是顺应河南省高度重视文博事业、建设文化强省等重大决策部署对人才的需求,于2021年2月获教育部审批备案,2021年9月开始招生,2025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授予权。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秉承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利用省会经济文化中心平台优势,取他校之长,植根郑州,面向河南,辐射全国,以培养文博专业人才为特色。瞄准“博物馆+”战略,建立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和创新实践开发,推动文物资源活化利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重视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专业技能、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是河南省博物馆学会理事单位,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二七纪念馆等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与省内多家文博考古单位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建设有河南省中原学研究中心、郑州城市文明研究中心。本专业教师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学生在国内文博考古单位实习实践中赢得广泛好评。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师资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师德优良,业务扎实。专任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约56%;博士5人,占比约56%。兼职教师多为省会文博考古单位科研人员,业务能力扎实,科研水平较高。
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物与博物馆事业和河南加快建设文物大省、博物馆大省、文化强省对文物与博物馆学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宽阔的人文视野和自觉真诚的社会服务意识,具有文物学、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文物管理与保护、博物馆实务参与与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等能力,能胜任政府文物管理、各类博物馆管理、保护、策划、宣传、咨询等实际工作的植根郑州、面向河南、辐射全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建设成绩
立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项:河南地方文化遗产活化和城市复兴互动(2021BJJ116),陈雪飞主持。二里头文化社会复杂化的生业形态研究(2024XWH288),郭荣臻主持。
立项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项目1项:新文科背景下河南文博人才培养路径创新与实践研究(2025YB0244),郭荣臻主持。
立项建设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一般项目3项。立项建设校级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研究类项目2项,校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1项。
★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1.河南省博物馆现状及其对地方旅游和城镇发展的贡献,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与应用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主要完成人:陈雪飞。
2.从国家文旅消费城市建设看博物馆发展,河南省高校人文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主要完成人:陈雪飞。
3. 郑州地区史前农业复杂化进程研究,2023年度郑州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计划调研课题二等奖,主要完成人:郭荣臻。